很遺憾,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,推薦下載安裝谷歌瀏覽器!
談起創新,總是會令人聯想到滿滿的正能量。如果泛泛而論,沒有什么人會對于創新表示不歡迎;然而一遇到具體的創新事件或者問題,由于固有的思維方式、傳統的做事習慣和既得利益的糾結等,人們往往會做出相反的選擇。傳統和習慣勢力對于創新總是步步設檻,層層施壓。因此,我們總是會看到十分吊詭的社會現象:但凡涉及創新,侃侃而談者眾,葉公好龍者亦多。
在種業領域,人們往往認為科研和育種才是創新,其他的都是落實和操作,但這是非常狹隘的認知。什么是創新?創新是多方面、多角度和多層次的,創新無孔不入、無處不在。新的思路,新的方法,新的材料、新的特性,新的組合,新的應用,新的環境等都可以是創新;從大的顛覆性思維,到集眾人之長的集成創新,再到小和細節的改進,這些都是創新;新的科研方法的探索和應用是創新,新品種的培育和改良是創新,種子的生產和加工流程和工藝的進步是創新,種業的營銷和服務提升也是創新;培育出“鄭單958”、“先玉335”是創新,在種業推廣價值營銷理念和方式是創新,在中國推廣單粒播種方式和機械化籽粒收獲更是創新。
總之,創新是以異乎尋常的思路、方法、材料等的操作,滿足用戶或消費者未滿足的需求,給產業鏈的參與者帶來新的價值。
但是,創新并不能憑空掉下來,創新具有明確的約束和生成的條件。
首先,創新是思維方式和角度的標新立異,不墨守成規,不按照常理出牌,并且往往是對于主流認知和傳統習慣的挑戰甚至顛覆。因此,創新者往往會受到主流意識的壓制。iPhone、特斯拉、Uber、淘寶、微信等都是的例證。也正因為如此,我們的社會要真正鼓勵創新就需要有對于個性化的差異的尊重,對于不同聲音的聆聽,對于“異端邪說”的隱忍,甚至也包含對于錯誤的寬容。沒有經過反復探索、不經歷無數次失敗的成功創新是不存在的。扼殺了個性,剿滅了異端,也就徹底扼殺了創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