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遺憾,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,推薦下載安裝谷歌瀏覽器!
大豆通稱黃豆,為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中國,我國各地均有栽培,也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,亦廣泛栽培于世界各地,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,最常用來做各種豆制品、榨取豆油、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高產大豆種子有哪些吧!
墾豆40號
【特性】主莖結莢為主,株高70厘米左右。尖葉,紫花,灰茸毛,莢為褐色。籽粒圓形,種皮黃色,有光澤,黃色臍,百粒重17.1克。在適宜區,生育日數117天左右,需活動積溫2350℃左右。田間表現抗病、抗倒伏,接種鑒定抗灰斑病,中抗花葉病毒1號株系、感3號株系。
【產量】2011~2012年參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組品種區域試驗,平均公頃產量2833.5公斤,比對照品種增產2.8%。2013年生產試驗,平均公頃產量3010.5公斤,比對照品種增產11.1%。
【栽培】一般5月上中旬播種,壟三栽培公頃保苗25.0~35.0萬株,密植栽培35.0~40.0萬株。一般公頃施磷酸二銨150公斤、硫酸鉀50~75公斤、尿素40~50公斤,開花結莢期各噴施大豆專用葉面肥1~2次。
中黃35號
【特性】夏播生育期100天左右,春播121天。株高75~90厘米,有效分枝數1~2個,橢圓型葉,白花、灰毛,莢熟色為褐色,結莢習性為亞有限型,粒形圓,黃色種皮,黃臍,百粒重18~22克。中抗大豆花葉病毒病和灰斑病,中感大豆孢囊線蟲病。
【產量】2004年參加黃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,平均畝產206.0公斤,比對照早熟18增產19.3%。2005年續試,平均畝產204.3公斤,比對照冀豆12增產5.6%。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5.1公斤。2005年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219.1公斤,比對照冀豆12增產5.8%。
【栽培】播種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~3000公斤,播種時施磷鉀肥作種肥,每畝播種量4~5公斤,每畝保苗1.2萬~1.6萬株,分枝期、花莢期和鼓粒期要注意防旱。
圣豆5號
【特性】有限結莢習性,株型收斂。生育期106天,比對照菏豆12號晚熟3天。株高79.6厘米,有效分枝2.3個,主莖16節,圓葉,白花,棕毛,落葉,不裂莢,單株粒數104粒,籽粒橢圓形,種皮黃色,有光澤,種臍黑色,百粒重19.3克。
【產量】在2012~2013年全省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中,兩年平均畝產224.4公斤,比對照菏豆12號增產7.7%,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44.3公斤,比對照菏豆12號增產8.4%。
【栽培】適宜密度為每畝13000~15000株,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,在魯中、魯南、魯西南地區作為夏大豆品種種植利用。
晉豆23號
【特性】株高90~100厘米株型收斂,葉圓,葉色深綠,棕色茸毛,白花,無限結莢習性。種皮黃色,有光澤,黑臍。百粒重21~23克,含蛋白質40.11%,脂肪18.84%。春播生育期128~133天,植株生長健壯,分枝多,結莢密,鼓粒早,粒大。抗旱及抗病毒能力強,耐紅蜘蛛。
【產量】1999~2000年參加國家區試,平均畝產168.6公斤,較對照鐵豐27號增產11.5%。2000年參加國家區試,平均畝產169.7公斤,較對照增產1.9%。2000年生試驗平均畝產193.2公斤,較對照增產2.4%。
【栽培】春播4月下旬~5月上旬播種,畝播量4~6公斤,畝種植密度8000~10000株。麥茬復播,6月上旬~中旬播種,畝播量7.5公斤左右,畝留苗1.6萬株左右,要注意搶時、搶墑播種。